春夏交替时节,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反复无常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做好防护工作,此外,在日常生活上,应低盐少糖,多吃五谷杂粮。
周末气温还低于10摄氏度,可刚到周一,气温就上升到了20摄氏度。随着气候逐渐变暖,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始不自觉地放松了紧张的心情。据专家介绍,事实上每年4、5月份仍是心血管病患者的“危险”期,此时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。
北京慈铭体检中心专家指出:季节交替出现头疼现象需警惕
春夏交替时节,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反复无常。而在气温不断的高低变化中,有些病人又常常因麻痹大意而延误治疗,从而导致严重后果。而春夏之际的阴雨天对心血管病人也十分不利。雨季天气阴沉,气压下降,这种环境会影响人体的血管、神经、内分泌等功能,往往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胸闷、头晕等不适症状。另外,若不慎淋雨,则更有可能引起感冒受寒,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,如出现头晕,头痛,耳鸣,视力减退,行为异常,反应迟钝,记忆力下降,嘴角不自主流口水,一侧肢体麻木、无力或活动不灵,心慌,胸闷,胸痛,眼前黑朦,咳嗽、活动时气急,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下肢浮肿等。多见的是胸闷气短,还没有达到严重疼痛的情况。还有就是浑身乏力,这种状况很容易耽误病情。
检测血压做好预防准备
高血压、心肌梗塞患者血压一般要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平时应按医嘱力争使血压控制达标,不要因临时血压正常即放弃治疗。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情绪激动,注意修身养性,培养胸怀宽阔,遇事冷静有利于健康。上班时不要为了赶时间追赶公交车。人为了追上车,必然要跑一段路,速度相对也比较快。由于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,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流量自然就会加大,大量的血液涌入已收缩的血管很有可能引起堵塞、血栓,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。因此,中老年朋友在这个季节应控制好血压,并坚持服用一些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、保护血管的药物,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